按: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“大众党建案例库”征集展示活动(投稿邮箱[email protected]),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。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。居民事、居民议,对症施策才能事半功倍。青岛市市北区延安路街道坚持服务为民、靠前一步,积极探索创新居民自治新模式,奏响共话式议事“四部曲”,以精准发掘为基、扎实回应为要、落实行动为本,实现社区治理全过程民主,共绘和谐家园新画卷。精准发掘,畅通民声渠道充分发挥“12345”政务热线、“北尚诉办”等多元平台协同作用,整合人民建议征集站点、社区睦邻中心、自治理事会等组织载体资源,打通“街道-社区-网格-微网格”四级处置工作机制,构建起多层次、便利化的民声发现与反馈矩阵。为畅通民意表达渠道,街道创新“红色议事厅”“家园理事会”等议事阵地,搭建区域化单位间的“红色共享阵地”菜单,实现合理覆盖、供需匹配、规范运行。同时,开展“延情心安使命担当”党员亮身份行动,街道、社区62名在编在职党员进楼入户,倾听居民意愿诉求,建立《民情日记》及时记录群众急难愁盼,确保每一个细微的民声都能被听见、被重视。在定期汇总梳理民生信息的基础上,不断充实民生需求、问题和资源清单,形成上下结合、双向互通的民声发现和反馈网络,为后续议事决策提供坚实支撑。扎实回应,共商民生之计秉持“有事好商量,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”的理念,将“两代表一委员” “两企三新”在职党员纳入议事协商体系。定期组织居民代表、自治理事会、社会组织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等多方力量开展“民情恳谈会”,围绕社区建设中小区物业收费率低、公共资源匮乏、基础设施故障频发等痛点难点问题,进行深入讨论、协商论证,凝聚集体智慧,达成广泛共识。聚焦党建引领“精治小区幸福家园”建设,邀请人大代表吴清洲对居民关心关切的公共维修基金管理、小区公共资源盘活等问题从法律层面进行解答,帮助居民寻求最佳解决方案。通过“小区党建交流座谈会”等议事平台,邀请市、区两级基层治理领域的能人榜样传授经验,引导在职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填写“红色便利贴”,认领居民“微心愿”。截至目前,已组织开展“流动板凳会”10余场,收集意见建议40余件,办理完成30余件,街道“12345”政务热线投诉率同比下降20.21%,真正将居民智慧有效融入基层治理,促进社区治理工作提质增效。落实行动,共建美好家园为确保议事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,进一步延伸工作链条,将议题落实到楼组“细胞单元”,构建起街道、居委、楼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立体化推进模式,确保每一项决议都能在社区治理中落地生根。落实过程中,如遇到需要居民配合的问题,街道将邀请业委会成员、议事代表、居民共同“会诊”,及时沟通解决。通过定期公示等方式,主动接受居民监督,保证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工作进展,充分保障居民知情权。近期,明霞路社区通过“北尚诉办”平台向街道“吹哨”反映对讲机损坏问题,街道立即与施工单位协调,连夜入户施工,将居民家中对讲机成功连入单元门。此外,街道广泛征求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意见,将居民的“微心愿”纳入改造方案,推动延安二路29号院加装电梯2部,上清路171号、173号院安装蓝牙挡车杆,实现从设计到验收的全过程居民参与。深化共话机制,共谋社区发展围绕“话家园、话治理、话服务”,街道指导社区制定小区共话式议事规则,全面构建“听民声、察民情、知民意、解民忧”的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,引导居民从有事“要”商量向有事“会”商量转变,从被动表达到主动协商转变。此外,街道还借助“四维互联 四域共治”平台,深化多元协商模式,通过打造“幸福5+N,激发邻聚力”特色品牌、组建“居民智囊团”、培育自治队伍等方式,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社区(小区)治理。比如,街道邀请人大代表走进社区,为群众传播国粹艺术知识,带领居民感受传统文化的内在感召力、凝聚力和向心力,引导社区文艺爱好者利用辖区文化资源培育兴趣小组,鼓励群众以“事缘”“趣缘”为纽带成立居民自组织,通过以事聚人、聚人成事,不断引导居民从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,不断激发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。策划:吴永功统筹:李扬通讯员:季婷婷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